云上九江APP

微博:视听九江

服务号:云上九江

订阅号:九江广播电视台

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推出蛇年主题文创 非遗技艺展现新春魅力

2月4日,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内游人如织,一件精美的内画作品《蛇年贺岁》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欣赏。该作品以灵动的蛇形为核心元素,融合福、禄、寿、喜、财等传统吉祥寓意,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与春节文化的完美结合。

《蛇年贺岁》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衡水内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自勇指导创作。他介绍,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智慧与祥瑞,作品中的小蛇昂首吐信,栩栩如生,仿佛在迎接新春的气息。为迎接农历癸卯年,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组织画师精心创作了十余款蛇年主题文创作品,涵盖鼻烟壶、摆件、饰品等多种形式,市场反响热烈。

衡水内画,又称冀派内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以在透明或半透明器皿内壁反向作画而闻名,素有“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的艺术效果。近年来,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不断创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符合当代消费者需求的文创产品。

在博物馆一楼的互动体验区,来自北京的游客李中华正尝试内画创作。他左手执瓶,右手执笔,小心翼翼地勾勒线条。“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却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和技巧。”李中华表示,自己是一名美术爱好者,此次专程来衡水感受内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内画创作对画师的耐心和细致程度要求极高。以《蛇年贺岁》为例,从设计草图到最终成品,需经过反复推敲和精细打磨,单件作品创作时间短则数小时,长则一周以上。画师粘跃峰表示:“每一笔都承载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我们必须精益求精。”

作为冀派内画的重要传承和展示平台,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每年接待游客超十万人次。春节期间,日均客流量达200人次以上,其中不少游客来自北京、天津等地。王自勇表示,博物馆不仅致力于内画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还积极探索市场化路径,通过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和实用性,推动内画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峨眉山非物质文化馆艺术总监、内画艺术大师东山长期关注内画艺术的创新发展。他认为,衡水内画在保持传统工艺精髓的同时,积极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使其更贴近当代生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提供了成功范例。

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通过新春主题文创、互动体验和文化交流活动,让传统技艺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王自勇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内画的生活化、时尚化和产业化,让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