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节育器俗称“上环”
是一种可恢复性的避孕工具
在我国十分常用
近日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接诊的这位患者
她体内的节育环竟“擅自离岗”
穿透子宫扎进直肠!
“避孕神器变肠穿孔刺客!”
随时可能引发致命性腹膜炎
近日,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胃肠血管外科携手妇产科、肛肠科,为一名节育器部分移位至直肠的患者成功实施经肛微创取出术,充分彰显了多学科协作(MDT)在复杂病症治疗中的显著技术优势。
节育器已穿透子宫壁并部分进入直肠
该患者因身体不适到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就诊。检查结果发现节育器已穿透子宫壁并部分进入直肠,这种累及周围脏器的异位节育器取出困难,情况较为复杂。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胃肠血管外科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机制,经妇产科与肛肠科专家共同评估后,决定采用腔镜器械,实施经肛微创手术方案。此方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术中,多学科团队精准定位,通过肛门自然腔道,使用腔镜器械顺利取出移位的节育器,避免了传统开腹手术,将对患者身体的损伤降至最低。术后患者恢复状况良好,次日便可下床活动。
取出的节育器
据医院胃肠血管外科诊疗组长谈运长医生介绍,虽然节育器穿透子宫进入腹腔的情况极为罕见,但一旦发生,可能引发肠管损伤、盆腔粘连或感染等问题,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伤害。谈医生提醒,放置节育器后务必定期进行B超复查,以确认节育器位置正常。若出现持续腹痛、异常出血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01宫内节育器异位
数据显示
约0.04%-0.13%的节育环会发生“异位游走”
而穿透直肠的案例虽少
却格外危险
宫内节育(IUD)
节育器是一种简便有效的避孕器械,将其放置于育龄妇女的宫腔内,通过机械性刺激及化学物质的干扰而达到避孕的目的。
· 不抑制排卵
· 不影响女性内分泌系统
· 避免了一般药物避孕的不良反应
据统计,育龄妇女放置节育环避孕者达85%以上
而腹腔里的“迷路者”即指宫内节育器(IUD)脱离宫腔异位到腹腔其他部位。
当宫内节育器发生异位时,不但不再能起到避孕作用,还会给使用者带来麻烦。
虽然发生率较低,但异位的节育器如刺破肠道,会引起肠穿孔;异物也可能会引起肠道炎症,造成肠粘连、肠梗阻;甚至有文献报道有节育器异位到一侧肾脏,造成肾功能衰竭最终导致一侧肾脏切除的病例,造成严重危害。
02多学科会诊=保命密码
妇产科
肛肠科
麻醉科
放射科
消化内科
胃肠血管外科
这类手术就像拆弹:既要精准定位"迷路"的金属环,又要避免伤及肠管、输尿管。这时候就需要:
①妇产科医生把握子宫解剖结构
②肛肠科、胃肠血管外科处理肠道风险
③影像科精准三维定位
④麻醉团队全程护航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作为全省4家省级区域中心之一,也是赣北地区唯一一家入围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优势学科集中,多学科协作能力强,附院的“拆弹专家团”,遇到复杂病例时,15分钟内就能启动多学科MDT会诊机制。
附院胃肠血管外科提醒
上环女性记住“三要”原则:
① 要定期B超复查(每年至少1次)
② 要牢记使用年限(金属环5-15年不等)
③ 绝经后要及时取出(别超过1年)
(来源: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编辑:梅 正
责编:陈 姗
审核:熊焕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