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九江APP

微博:视听九江

服务号:云上九江

订阅号:九江广播电视台

全省首创“一地四熟”种植新模式在湖口取得成功

本台消息(九江广电全媒体通讯员 徐会刚  郑飞华)7月18日,江西省农学会组织全国各地的有关专家对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湖口县武山镇实施的“麦、豆、棉、果(蔬)”轮茬套种的大豆进行现场测产,测得每亩可产大豆120—130公斤,达到预期效果,标志着湖口县“一地四熟” 种植新模式取得成功。

湖口县“一地四熟” 轮茬套种示范基地

在湖口县武山镇160亩“麦、豆、棉、果(蔬)”轮茬套种模式示范基地,纵目望去,一垄垄排列整齐的大豆和棉花泛起层层绿波,大豆挂满果实,即将迎来丰收。翠绿的棉花开出或红或白的花朵,处处是长势喜人的美丽景象。专家们走进田野,察看大豆结实率,了解“一地四熟”种植新模式。

专家们对轮茬套种的大豆进行现场测产

湖口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站长余炼中介绍道:“第一茬的小麦已收,现在大豆又将在三天后收割,完成后,接着种西瓜、甜瓜或者红薯、蔬菜,这种模式是我们第一次尝试。” 随后,专家们进行测产,按照《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大豆高产创建验收办法(试行)》要求,随机选取3个测产样点,每个测产样点面积2平方米,检测赣豆10号种植密度、平均单株粒数以及复合种植大豆产量。

专家们对轮茬套种的大豆进行现场测产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南昌综合试验站站长郭兵福说:“这只是一个理论性的产量,实际上有一点点的偏差,但是我觉得这个产量是没有问题。我们测的理论亩产净作是250公斤,大豆占整个套种模式总面积55%左右,折合整个单位面积产量是120到130公斤左右。”

湖口县属鄱阳湖平原区,实为丘陵地带,山丘起伏,耕地多为梯田梯地。2022年,湖口县首次在武山镇、舜德乡示范实施“麦、豆、棉、果(蔬)”轮茬套种新模式。该模式不但可以充分利用有限耕地资源,提高边缘耕地使用效益,解决豆棉与主粮争地问题,实现“老幼同床”错位发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现“一地四熟”。还可以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对土地眷恋情结,降低集中耕作劳动强度,被专家评为“夕阳红”模式。

专家们对轮茬套种的大豆进行现场测产

郭兵福说,为什么是夕阳红模式呢?因为江西的耕地资源比较有限,有限的土地优先用来发展水稻等主粮作物的生产。农村还有一批留守老人,通过利用这种模式促进大豆、棉花轮产套种,能扩面增收,增加效益。

据了解,前期轮茬套种的冬小麦已经收割,取得亩产516斤的好效果。现在根据测产结果,大豆亩产将超200斤,预计棉花产量可达300—350斤,果蔬产量可达1800—2000斤。按照当前收购价格,每亩可实现产值3000—4500元。

“下一步,我们在‘四熟’成熟的情况下,争取朝着‘五熟’方向发展。为什么是‘五熟’呢?就是把春大豆换成鲜食春毛豆,鲜食春毛豆的生育期比春大豆缩短,腾出来的生育期,我们再种1到2茬,就能实现‘四熟’变‘五熟’。”郭兵福最后说道。


编辑:黄碧辰

责编:陈   姗

审核:杨罗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