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学技术部公布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共57个,包括场馆场所类23个、教育科研类12个、自然保护地类22个。其中,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上榜。
什么是国家林草科普基地?
国家林草科普基地是国家特色科普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托森林、草原、湿地、荒漠、野生动植物等林草资源开展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活动、展示林草科技成果和生态文明实践成就、进行科普作品创作的重要场所,由国家林草局、科技部共同命名和管理。
按照国家林草局和科技部要求,各科普基地依托单位将整合科普资源、保障科普投入、加强队伍建设、发挥自身特色,不断提升林草科普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科普基地作用,积极加以培育建设,提升科普工作水平。
跟着小编一起来
了解一下入选基地吧!
↓↓↓
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
庐山植物园
用“颜值”与“实力”争创国家级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
周继根 摄
胡遵武 摄
庐山植物园由我国近代植物学和植物园学奠基人胡先骕、秦仁昌、陈封怀于1934年创建,是我国最早的山地植物园,在我国植物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庐山植物园长期立足庐山,致力于我国中部地区山地植物保育、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已收集保存植物5500余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180种,拥有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曹俊 摄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庐山植物园建设,尤其是2019年3月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共建庐山植物园协议以来,庐山植物园在人才引进、科技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庐山植物园按照“一园三区”格局,分为庐山本部、鄱阳湖分园和南昌科研中心三个部分。其中,庐山本部位于庐山风景名胜区,鄱阳湖分园位于濂溪区鄱阳湖畔。两园海拔高度跨越21米∽1300米,气候类型呈环鄱阳湖典型亚热带湖泊湿润气候到山地亚热带至温带气候类型的过渡分布,水陆交错、植被特征明显,形成了完整的低山常绿阔叶林、中山阔叶落叶混交林、山顶常绿针叶林及湿丛等多种植被类型。与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毗邻,是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理想场所。
殷逢春 摄
2022年8月10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将“推进庐山植物园等重点动植物园开展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繁育研究和保护工作;积极争取将庐山植物园纳入国家植物园体系,力争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山地植物园”作为我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任务。同年9月26日,省政府向国家林草局递交《关于商请设立庐山国家植物园的函》,恳请国家林草局支持设立庐山国家植物园。2022年12月,省财政厅下达第三批专项资金,在原省院共建1000万元资金基础上,再次拨付2000万元,用于庐山国家植物园建设。2022年12月9日,第107次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成立江西省创建庐山国家植物园领导小组有关事项。叶建春强调,创建庐山国家植物园十分必要,各有关单位要压实责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统筹协调做好下一步重点工作;要积极联系国家有关部委,赶时间抢先机;要建设国家满意、全国前列、江西特色的国家植物园。
汤钢钢 摄
徐开琳 摄
庐山植物园将科普传播、研学教育及其平台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每年接待中外游客80余万人次。1999年以来,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全国野生植物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研学旅行基地”、江西省首家“科普教育基地”,也是庐山“世界文化景观”和“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还有哪些林草科普基地?
↓↓↓
国家林草科普基地的设立
不仅能更好地推动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同时也将为广大群众提供
更优质的林草科普服务
相信未来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
国家林草科普基地会不断完善和发展
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全面的
自然教育和科普服务
(来源:综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学技术部、九江发布消息)
编辑:黄碧辰
责编:陈 姗
审核:李曜位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