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主任,门口有一个患儿已经4个多月大了,现在皮肤青紫,家属直接抱到我们科门口!”
“什么都别管!立刻抱进来抢救!我去准备好复苏囊、气管插管!”
该患儿是早产儿,出生时孕周仅28周,体重仅1公斤,曾在新生儿科住院两个多月后康复出院。此次紧急入院是家属发现患儿全身皮肤颜色欠红润,因生后在新生儿科治疗顺利,便未经儿科急诊直接抱患儿跑到新生儿科门口。
当时,我正在门口与另一名黄疸患儿家属沟通病情。见到那名神色慌张的家属后,便立即对患儿进行了查体:患儿已全身青紫、口唇发白、极度喘憋、呼吸困难。便紧急请示曾晓靓副主任医师,得到准许后立刻将患儿抱入科室内。
见到患儿“插队”,黄疸患儿的家属立即情绪激动的表示,“我们明明先来,人家连住院都没办,你们医院怎么不讲先来后到?”并试图阻止抢救。没时间解释,我立即抱着患儿飞奔进科室。
辐射台旁,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已全部做好个人防护,曾晓靓医生正紧急组装复苏囊,准备好喉镜、气管导管,做好气管插管准备。接到患儿后,立即清理呼吸道,并指挥护士给患儿连接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此时,心电监护提示血氧饱和度仅67%,有严重的低氧血症!医护团队立即对该患儿进行复苏囊加压给氧、平喘等紧急复苏治疗。
经过紧急抢救,患儿渐渐脱离生命危险,肤色转红润,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8%,气喘好转。随后,曾晓靓医生将患儿予以单间隔离,安排专门护士进行一对一看护,帮患儿补办住院程序,并详细向家属交代病情,告知家属患儿已四个月,按照月龄本应至儿科治疗,家属表示理解和感谢。
我则找到黄疸患儿的家属,并向其诚恳道歉。“当时那名患儿病情危重,若不立即抢救,会出现呼吸衰竭、脑瘫,甚至危及生命……”经过一番详细解释后,取得了该患儿家属的理解。
两天后,在黎瑞春、江建华主任及汤志绘、张海霞护士长的指导及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儿病情平稳,请多学科会诊后与PICU(儿科重症监护室)顺利对接,将其转到儿科重症监护室进行专科治疗。
人的一生很长,长到十年、百年;人的一生很短,短到分秒必争。五分钟有多长?可能只是一杯茶的时间。但是在医学上,五分钟是决定生死的黄金抢救时间。
医学证明,人的呼吸停止五分钟后,大脑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永久性伤害,导致脑死亡。因此,在急诊抢救中有“黄金五分钟”的说法,这个时候的五分钟,不是钟表上走过的有限时间,而是千万黄金也买不来的急救时间,是病人生还健康的最后生机。
此次我们新生儿科抢救的这名“非新生儿”患者,从接诊到开始抢救前后仅用时不到30秒。快速、高效的背后,是科室在面对急危重症患者时,愿意承受压力打破常规。
在生命的通道上,在急诊的抢救的规则里,没有必走的流程,没有专科专治,更没有先来后到!为了你我的生命,为了所有人的健康,请把救生通道让开!让开!
编辑:吴 晨
责编:余 滢
审核:高 明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