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
老人皮肤烂了就是“小伤口”
换换药就好 其实没这么简单
老年群体本身就是
“难愈合创面” 的高危人群
为了帮更多老人避开 “误诊、拖延” 的坑
我们呼吁
家里老人伤口超过 2 周没愈合
或者 “没磕没碰却烂了”
请赶紧到医院排查
而且,治老年难愈合创面
靠 “单打独斗” 不行 得 “多科联手”
老人三年顽疾终愈合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
成为致胜关键
“这腿终于能伸直走路了!”68 岁的张阿姨攥着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烧伤创面修复科医生的手,眼眶通红 —— 她小腿上那处溃烂了 3 年的伤口,终于彻底愈合。就在半年前,这处伤口还在反复流脓,连穿裤子都得小心翼翼,晚上疼得翻来覆去睡不着,儿女带着她跑了好几家医院,换药、吃药都没效果,一家人急得团团转。
这不是科室治愈的第一例 “难缠” 创面。最近半年,烧伤创面修复科接连帮多位像张阿姨这样的老人解决了 “难愈合创面” 的困扰,而这些创面的 “幕后黑手”,大多是容易被忽视的结缔组织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这些)。
▲
点击名片 在线问诊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烧伤创面修复科提醒: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不少老人同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还在吃多种药,身体底子弱;再加上皮肤变薄、皮下组织松弛,一旦出现创面,很容易 “拖成慢性的”。
更麻烦的是像张阿姨这样的情况:创面的根源是结缔组织病。这类病会让免疫系统 “认错人”,反过来攻击自己的皮肤、血管,形成的溃疡不仅难愈合,还容易被误诊。“之前有位老人,腿上烂了半年,一直按‘普通感染’治,直到来我们这做了风湿检查,才发现是血管炎引起的,调整方案后很快就好了”余主任说。
什么是结缔组织病?
它和皮肤溃疡有什么关系?
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硬化症
皮肌炎…
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皮肌炎、血管炎、坏疽性脓皮病等)是一大类主要侵犯人体结缔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总称。
1坏疽性脓皮病溃疡
2皮肌炎下肢
皮肤创面
3系统性硬化病
下肢皮肤溃疡
4脂膜炎皮肤溃疡
这类疾病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由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误攻击”自身组织——无差别的攻击我们的皮肤或皮下组织及血管,形成皮肤创面,这就是结缔组织病皮肤溃疡。
科普+
什么样的情况下
需要当心是结缔组织病?
很多家属碰到老人皮肤烂了,要么慌着“涂药膏”,要么觉得“慢慢会好”,反而耽误了治疗。这里给大家划几个重点:
莫名出现
在没有外伤或挤压的情况下,出现难以解释的常规换药不愈合的皮肤溃烂。
部位特殊
常见于肢体,如肘部、小腿踝部等肢体末端(与血管病变有关)。
疼痛剧烈
创面可能伴有超出寻常的剧烈疼痛。
形态怪异
创面边缘呈地图样,虫咬状不规则,周围皮肤可能呈现蜡样光泽、异常紧绷、色素沉着或脱失(黑白相间)。
其他症状
患者可能同时有关节肿痛、晨僵、光过敏、口腔溃疡、不明原因发热、口干眼干、雷诺现象遇冷或情绪激动时手指足趾发白、发紫等表现。
重要提醒
很多老年患者可能仅以“皮肤溃疡”为首发或突出表现,其他全身症状不明显,极易被漏诊!
我们该怎么办?
多学科协作(MDT)是关键
面对这种复杂的创面,单一科室“单打独斗”很难取胜,多学科会诊(MDT)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1精准诊断是第一步
医生在详细询问病史和查体后,高度怀疑后会建议患者进行风湿免疫系列血液检查(如自身抗体谱)以及皮肤活检,这是确诊结缔组织病的“金标准”。
2联合多学科
一旦确诊,风湿免疫科及皮肤科控制全身炎症是核心,疼痛控制,饮食管理,维持心肺功能稳定,他们需要制定个体化方案(如调整激素、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控制原发病的活动。只有先把“幕后黑手”控制住,创面的“土壤”才能得以改善。
3创面治疗
在控制原发病后,烧伤创面修复科医生会外科手段初步处理创面,换药培养肉芽,管理渗液及感染,创造湿性愈合环境,最后再予植皮、皮瓣移植等最终使伤口愈合。
4重建血运支持
有些患者还需要血管外科评估重建血运,康复科帮助功能恢复,整形美容科进行后期瘢痕治疗。
总结:
老年难愈合创面,尤其是与结缔组织病相关的创面,不是一个简单的“皮肤问题”,而是一个需要系统诊治的“全身性疾病”的工程。老年人基础疾病多、器官功能差、皮肤菲薄、皮下松弛,在兼顾老年及疾患本身的特点时,需要多学科、多角度、动态评估治疗。这需要耐心、细心和信心。
关爱老年健康,从关注每一处创面开始!
烧伤创面修复科
门诊地址: 门诊综合大楼3楼
住院部及夜间急诊地址:门诊综合大楼20楼
联系电话:0792-2123020、2123120
(来源: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编辑:梅 正
责编:陈 姗
审核:熊焕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