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九江APP

微博:视听九江

服务号:云上九江

订阅号:九江广播电视台

依然记得爱 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护航之旅

为什么不记得回家的路了?

为什么稳健的步伐变得蹒跚了?

为什么不认识自己的亲人了?

近日,国际知名研究刊物上报告一例19岁确诊阿尔茨海默症(AD)病例。这是目前已被报道的最年轻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此前公开报道的最小发病年龄为21岁。

在我国阿尔茨海默病已经超过1200万

每年以30万的速度增加

几千万个家庭成员正陪伴着亲人

走过一个漫长的旅程……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是由一系列的认知功能障碍的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思考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语言理解功能障碍、表达发生困难等等,而这些变化能够影响到日常工作和生活,还会出现情绪、行为、人格的显著改变,这些都可能影响到他们与人相处的方式。

10个因素加速疾病

遗传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

肥胖、饱食或营养不均衡

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

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缺少社交

头部外伤、心理遭受重大打击

吸烟、过量饮酒

牙齿缺失、听力缺失

贫血

留意10大危险信号

如何及早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它与正常衰老有何区别?留意这10大危险信号——

信号1:记忆力减退影响生活

忘记最近发生的事,忘记重要的日期和活动,反复询问同样的问题,重复购物,重复服药等。

信号2:无法胜任原本熟悉的事务

无法完成原本熟悉的事务,如做饭、打电话、玩熟悉的游戏等。

信号3:言语表达或书写出现困难

经常忘词或者找词困难,导致表达障碍、重复自言自语等。

信号4:混淆时间地点

记不住季节、日期、地点等。

信号5:判断力减弱或消失

比如在个人梳洗或者保持个人清洁方面有障碍,没办法正确地穿衣服等。

信号6:抽象思维障碍

比如面对五颜六色的苹果、香蕉、橙子、西瓜等,没办法说出它们的共性都是水果;会对数字失去概念。

信号7:东西摆放错乱,失去寻找能力

可能会把东西摆放错乱导致丢了东西无法找回,且可能会因此指责身边人偷窃。

信号8:情绪和行为改变

情绪波动较大,上一秒还是心平气和,下一秒就烦躁不安,对家属拳打脚踢。

信号9:个性改变

变得困惑、多疑、易激惹、恐惧,常常怀疑家属偷了自己的钱财,或者家属要害自己。

信号10:失去动力与激情

变得很消极,如成天坐在电视机前,没事总爱睡觉,以前喜欢的事情也不再热衷等。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尤其是高龄老人或有家族史的人,要赶紧到神经内科问诊。医生会用专业量表进行评估,配合脑部MR、PET-CT、脑脊液检查等确诊后,早期进行药物干预,可以延缓疾病进展。

积极面对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兹海默症早期的进展速度会远远快于中晚期,因此,尽可能早发现、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我们也可以在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上作出积极改变:

改变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沟通方式 (5S)

Smile—微笑,微笑是最能体现关注与支持,阿尔茨海默病人士的口语表达能力虽然会下降,但是他们仍然能理解面部表情。

Show——展现,用手势或者视觉提示来帮助你表达你的意思。

Specific——具体明确,比如你和他在一起谈到她女儿的时候,可以直接说您的女儿-晓丽,而不是仅仅用“她”。

Simple——简单,说话要简单,一次只说一个意思,句子要短。

Slow——慢,放慢说话的速度,等待他的回音。

饮食:

· 调整饮食结构、少油少盐;少饮或不饮烈性酒,不吸烟;

· 多吃富含胆碱的食物,如豆制品、番茄、蛋类、花生、核桃、鱼类、燕麦、小米等;

· 多吃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如海带、大白菜、大萝卜等;

· 吃饭只吃七分饱,吃食物时多咀嚼,在不吃食物时也可进行空咀嚼。

运动:

有氧运动和平衡运动对人脑有不同的促进作用;经常活动手指,老年人可以通过打算盘、在手中转动健身球,练习双手空抓、练书法、弹奏乐器,十巧手操等。

利用神经可塑性不断学习:

勤于动脑,当我们学习新的东西,我们在神经元之间就建立了新的连接,因此,老年人可进行一些脑力活动、如看书、下棋等。

压力管理:

过度的压力就会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对身心造成伤害,学会释放压力。

血管风险因素的监测与管理:

密切关注血压、体重、血糖和胆固醇,控制高血压管理好糖尿病都能够降低中风的风险。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温馨提醒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出一定有家人陪同,随身携带胸牌,佩戴“黄手环”,避免过多迁居,尽量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

专科护士健康科普

熊甜甜

神经内科

护师

· 国家级老年护理专科护士

· 省级卒中健康管理师

黎  芳

神经内科

护士长 主管护师

· 健康管理师

· 省级卒中健康管理师

· 九江市优秀护士

· 参与省卫健委课题2项,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发表国家级论文1篇,省级论文1篇。

(来源: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编辑:梅    正

责编:刘新乐

审核:熊焕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