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博物馆于今年8月25日启动地方文献征集活动,得到市民的积极响应。家住庐枫苑的市人大退休干部吕事舜捐赠了一批历史资料文献,包括《进士吕道象墓志铭》、进士吕道象故居图等,让我们了解到一个鲜为人知的进士家族史料。
吕道象何许人也?吕道象,字鹿笙,其先祖为北宋宰相夷简;夷简之子公著位至司空、同平章国事,独当国政,也是宰相。故人称父子宰相。公著之子好问为东莱侯;到了南宋好问之子本中为中书舍人,本中之子祖谦为哲学家、文学家。祖谦居婺州(今浙江金华),明永乐年间,祖谦后裔文贵,司职于湖广行省广济县有功,授九江前卫指挥使,从此遂居九江,是为始迁祖。世居在九江府(今九江市)德化县(今柴桑区后划归濂溪区)仁贵乡(今虞家河乡)劳家林(今山湖村)。
道象出生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幼勤学有志,十八岁试入县学,光绪乙酉年(1885)举人,已丑年(1889)进士,庚寅年(1890)殿试三甲,朝考二等,委任福建司行走,未就,潜居六年。后授广东长宁县知县,治长宁二年,治三水四年,治番禺三年,母丧服,除选授江苏盐城未到官署,后移治江都,第二年改榷闵行厘税和沪张謇处农商部长,又派其为粤海关监督,不赴;不久系督办淮南垦务,凡十年而退休。又同广西布政使幕赴日本考察政治、工业。归任京师大学堂事务提调,大清银行总办事处稽核。盖君之志,在勤于民事以尽其力,其所学切于民生,在长宁治理贫瘠土地,抗灾减赋。在三水审理诉讼,至公不屈,督办淮南盐垦,条理详密,灶民感惠。总之,其所司各地,民怀思不舍,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殁,享年八十一岁,葬于上海漕河泾,墓铭曰:
倚匡庐兮,襟湖江笃生君兮;理儒功道小试兮,时阨穷溘埃风上征兮,魂回睨乎故邦生民蠢蠢无悯兮,曷以澹其忧恫骸骨不归以藏兮,乃铭于漕泾之幽宫。
吕道象之子吕贞白,原名吕传元,字贞白,又名伯子,版本目录专家。早年师从陈星南先生,又拜清末状元张謇为师,系统学习有关中国古典文史方面的知识,尤其喜爱诸子之学、版本目录及古典诗词,并与当时的文人学者易大广、汪旭初、陈蒙厂等结为挚友。40年代中期,受聘于当时的南京中央大学,掌文学院中国古典文学教席,教书育人,辛勤耕耘。1949年后,他先后任职于华东文化部文物处、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单位,先后审编了许多高质量书籍,对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同时,他还应华东师范大学校长的邀请,担任该校的兼职教授,讲授版本目录学,带出了一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方面的专门人才。1972年,有关部门组织力量整理《廾四史》,他担任读校样工作。1982年初,根据陈云同志的指示,上海市成立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他被聘为小组顾问,参与古典整理出版规划的制定,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并担负起培养古籍整理方面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重任。1984年10月8日,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78岁。他生前留下了《淮南子斟补》《吕春秋斟补》《药烟录》《茄庵识小录》《道听录》《吕伯子词集》等箸作。他的书法,能化篆入楷,遒劲精古,寓严峻于疏朗之中,自具神态。但是,他的书法成就为其文史和诗词名声所掩。他诗宗黄山谷,诗词典雅含蓄,有“须知诗是吾家事,莫忘江派图”之句。
吕事舜老人是吕道象的侄曾孙,自小在吕道象故居吕家花墙长大。吕家花墙,约建于清道光年间,“对庐山面目,得渭水渊源”,背靠围椅型的山丘,古松劲立,是一座典型的古宅。1954年,因洪水而被毁。
吕事舜老人17岁参加工作,先后担任九江市农垦局局长、市城建局副局长、人大财经委主任等职务。1995年,老人退休后,并没有选择安逸度日,而是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九江地方文史资料的整理以及文化传承的事业上。老人先后编纂了《九江往事编年》《吕事舜书法》《闲暇拾穗》等书,其中,《九江往事编年》在研究九江地方史时有着重要的作用,江西省委宣传部原时任副部长、省社联主席周銮书特地致信言“为九江历史的整理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好事……将会起到资政、备检、育人、启后的作用 ”,对其做出了极高的评价。
九江市博物馆征集地方文献资料的公告一发布,吕事舜老人就主动打电话联系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捐献其家族史料,我们才能够了解到九江这一进士家族的家学传承,为九江市民了解一个家族、一个时代打开一个窗口,同时也弘扬和传承九江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九江历史文明。
九江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上门登记相关信息,补充地方史料
附:九江市博物馆长期征集地方文献资料
为进一步弘扬九江地方文化,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方文献资源,促进文化传承发展,不断服务社会,九江市博物馆面向九江各县市、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界,开展地方文献资料征集活动,现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征集要求
1、文献资料要求:反映九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地理、历史沿革、风俗人情、人物生平事迹,反映九江各行各业工作情况;内容健康、装订完整、有保存和利用价值。
2、不限载体和文种,图书、杂志、报纸、照片、画作、唱片、拓片、宣传册、手稿以及缩微资料、音频、视频等都在征集范围之内。
3、与九江有关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不论何时、何地、何人著述,何种形式,均属征集对象。
二、征集范围
1、地方史志:包括县(市)志、乡镇志、村志、部门行业志、党史、年鉴、地图、画册、图像、地名录、文史资料、年报、资料汇编、大事记等文献及音像、电子制品等。
2、地方资料:九江市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编辑出版发行的各种公开的和内部的出版物,如专著、统计资料、会议资料、论文集、年鉴、地图、名录、老照片、专题汇编、宣传册、行业年报资料、对外交流资料、调查研究报告等相关文献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各类文献资料。
3、人物传记资料:原籍九江或与九江密切相关各个时代的人物的传记、手稿、信函、回忆录、声像资料、著述等。
4、非图书资料:反映九江各时期的各种图片、书法、绘画作品、音像制品等非图书资料。
5、民间历史资料:家谱、族谱、家族史料、碑刻拓片、契约文书、诉讼文书、乡规民约、账本、日记、书信、唱本、剧本、药方等。反映九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音像资料等。
6、其他:反映九江经济社会发展、风土人情等方面情况的文学作品、图片、画报、摄影、书法、绘画作品、音像制品等各种作品。
三、征集方式及管理
1、无偿捐赠。各捐赠单位和个人在捐献文献时,请附通讯地址及个人联系方式,以便联系。拟捐赠单位将赠送的作品或文献资料直接交送或邮寄到九江市博物馆,也可致电,由博物馆工作人员按约上门征集。所有捐赠者或单位,授予《捐赠证书》以作纪念并登记在册。
2、有偿征集。对于具有较高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料或孤本文献资料,可采用有偿征集方式,由九江市博物馆依据所征集文献的价值向原所有者提供相应补偿。
3、复制保存。对无法提供原件的文献资料,九江市博物馆可采用拍照、复印、扫描等方法进行复制。
4、所捐文献资料由九江市博物馆登记备案,并开辟专柜妥善保存。
九江市博物馆具有良好的典藏保管条件,有专业人员整理保管,企盼您能积极为九江地方文献资料收集做出贡献,让您收藏的文献资料成为九江文化藏品,让更多的人观赏品鉴,以便永久保存,流泽后世,共同为九江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各捐赠单位和个人捐赠文献时,请附通讯方式及个人简历,以便联系。衷心感谢您(单位)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人:李女士 杨女士
联系电话:0792- 8135097 13870259362
邮寄地址:八里湖九江市博物馆(胜利碑旁)
编辑:黄碧辰
责编:刘新乐
审核:高 明
请输入验证码